1. 歡迎訪問陽泉市國有資本運營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關于我們  |  收藏本站

          政策法規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聯系電話:0353-3031108

          咨詢 QQ:

          郵箱地址:yqgzgs@yeah.net

          聯系地址:陽泉市城區南山北路37號

          政策法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政策法規 >> 地方法規

          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總體工作方案

          時間:2018-08-02 14:14:48  閱覽數:1745


          關于印發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總體工作方案的通知

            來源: 陽泉市經信委網站

           

          陽政辦發〔2017〕131號

           

           

           

          陽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總體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單位,省屬以上企業:

          《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總體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陽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2月11日

           

          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總體工作方案

           

              為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19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山西省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晉發辦〔2017〕41號),省國資委、省財政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的通知》(晉國資發〔2017〕33號)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及目標任務,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到2020年底,按照中央、省關于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要求,完成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的接收工作;完成市、縣(區)屬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

              ——2018年底前完成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氣)和物業管理(以下統稱“三供一業”)的分離移交工作。   

          2019年起,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形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

              ——2018年底前完成醫療、教育機構的重組、撤并和剝離工作。

              ——2018年底前完成市政、社區的剝離工作。

              ——2018年底前完成消防機構的分類改革工作。其中,符合我市城鎮消防規劃布局、不能撤銷的消防機構,劃轉市政府接收。

              ——2020年底前完成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

              二、責任分工

              (一)“三供一業”分離工作

              由市經信委(國資委)牽頭,市住建局、市財政局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接收工作。  

              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資委、省財政廳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晉政辦發〔2017〕118號)精神,由市經信委(國資委)、市住建局、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根據省財政廳、省國資委《關于印發<省屬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晉財資〔2017〕226號)精神,由市財政局負責制定市屬國有企業資金補助辦法,并組織實施。

              (二)醫療機構剝離工作

              由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衛計委牽頭,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醫療機構移交地方的剝離工作。

              待省國有企業醫療機構剝離實施意見印發后,由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衛計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剝離工作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教育機構剝離工作

              由市教育局牽頭,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教育機構移交地方的剝離工作。

          待省國有企業教育機構剝離工作實施意見印發后,由市教育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辦教育機構剝離工作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四)市政的剝離工作

              由市住建局牽頭,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市政接收工作。

              根據省國資委、省民政廳、省住建廳和省財政廳《關于山西省國有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的實施意見》(晉國資發〔2017〕39號)精神,由市住建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市政剝離工作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五)社區的剝離工作

              由市民政局牽頭,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社區接收工作。

              根據省國資委、省民政廳、省住建廳和省財政廳《關于山西省國有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的實施意見》(晉國資發〔2017〕39號)精神,由市民政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社區剝離工作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六)國有企業消防機構的分類改革工作

              由市公安局牽頭,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市公安消防支隊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中央、省駐陽泉國有企業消防機構的分類改革工作。

          根據省國資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關于山西省國有企業辦消防機構分類處理的實施意見》(晉國資發〔2017〕38號)精神,由市公安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辦消防機構分類改革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七)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

              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牽頭,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市檔案局等部門配合,組織實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

          按照國家、省有關政策和部署,待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印發后,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負責制定我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

              (八)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機構的分離移交,由企業與所在地的職能部門實施移交。

              三、工作部署

              (一)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1.對“三供一業”的設施設備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按戶收費,分離移交市、縣(區)政府,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

              分離移交工作執行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出臺的相關標準和政策,原則上先完成移交,再維修改造。對其設施設備達到規定的城市基礎設施平均水平的,由企業所在地政府或專業化公司一次性接收;對設施設備暫不符合要求且改造任務較小的,由企業與所在地政府或專業化公司協商,制定改造計劃,落實資金渠道,可先移交后改造;對維修改造任務較大、一次性整體移交困難的,可分步實施,先移交抄表、收費、日常運營管理等事項,待設施設備維修改造完成后再移交資產。

          維修改造標準應當按照技術合理、經濟合算、運行可靠的原則確定。

              2.對獨立工礦區的“三供一業”,按照上述原則,由所在地政府予以接收。供能企業按照上述原則,將其“三供一業”移交所在地政府,納入社會化管理。

              3.國有企業現有物業公司應當改造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實體,企業不得再給予補貼。物業公司通過公平競爭方式積極參與原有物業管理職能的招投標。積極支持有條件的物業公司跨地區接收移交企業的物業管理。

              4.已進行過房改的職工家屬區,也可在所在地政府指導下,由業主大會按照市場化原則選聘物業管理機構,或者實行業主自我管理。

              5.對移交到國有獨資、全資機構管理的“三供一業”設施設備,資產無償劃轉。對移交到其他所有制企業的,由所在地政府先行接收,委托專業化公司運營管理,然后按照國有資產管理有關規定對資產、土地等進行處置??赏ㄟ^資產清查、資產評估依法轉讓,也可由所在地政府依法指定的機構持有股份,實行混合所有制。

              6.“三供一業”從業人員安置辦法由移交雙方進行充分協商確定。

              7.“三供一業”維修改造費用以企業承擔為主,政府給予補助。

          中央、省駐我市企業分離移交費用籌措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市、縣(區)屬國有企業按市、縣(區)財政制定的補助項目標準執行。

              8.暫時未移交的“三供一業”在正式移交前,應按照市場化原則分戶設表、按戶收費、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取暖費、住房補貼等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政策規定實行貨幣化,變暗補為明補;物業管理按所在地政府有關部門規定依規收費,企業原則上不再給予補貼,為下一步移交工作創造條件。

              9.明晰職工家屬住房產權性質。對具有完全私有產權的,所在企業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時為房屋產權所有人辦理相關證件;對不具有完全私有產權或暫時無法辦理的,應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確保在限定時間內辦理;對租賃性質的,按照有關規定,由企業與住戶協商,完善住房租賃合同,妥善處理房屋產權問題。

              (二)醫療衛生機構的剝離

              對醫療衛生機構采取移交、合并、重組、改制、撤銷、轉讓等不同形式分類處理。

              1.符合所在地醫療衛生規劃和公立醫院條件的,經協商一致,移交所在地政府管理。

              2.承擔公共衛生服務職能的,資產無償移交,人員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政策規定按編制移交,不符合移交條件的人員由移交企業妥善安置。

              3.不能納入公立醫院管理,但醫療條件好、病源較多的,可予以保留。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積極與優質醫療機構開展合作,吸收社會資本實行股權多元化改造,按照企業化原則進行運營管理。規模小、病源少、醫療條件差的醫療衛生機構,由企業自行撤并。

              4.企業辦醫療機構撤銷、改制、集中管理過程中涉及的職工分流安置費用主要由移交企業負擔。市、縣(區)屬企業由市、縣(區)財政確定補助辦法。

          中央、省駐我市企業分離移交費用籌措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三)教育培訓機構的剝離

              對教育培訓機構采取移交、改制、重組、撤銷、轉讓等形式進行剝離。

              1.全日制大學(不含高等職業院校)根據其辦學條件分類處理。符合教育行政部門規劃、具有辦學能力和穩定生源的,經協商一致,移交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不具備辦學條件的,不再招生,待在校學生畢業后由企業自行撤銷。

              2.對目前仍未移交的普通中小學校,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資產和在職人員、離退休教師一并移交所在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其負債由移交企業負責償還。

              3.職業技能教育培訓機構中,培訓質量高、辦學條件好、外部生源有保證的可予以保留,或者與其他院校、職業培訓機構合并重組,進行股份制改造,實行專業化管理,自主管理、自負盈虧,企業原則上不再給予補貼;質量差、規模小、生源少的可由企業自行撤銷。

              4.積極推進改革企業辦幼兒園辦園體制,實行屬地化管理。與政府協商一致的幼兒教育機構改革為公辦幼兒園,由所在地政府接收,按照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資產和在職人員整體劃轉。對生源少、辦學條件差的幼兒教育機構由企業自行撤銷,人員由所在企業安置。

              5.鼓勵對教育機構進行改制。符合國家有關對職業教育、社會力量辦學扶持政策的,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6.企業職工培訓主要通過業務外包、購買服務方式進行。要充分發揮社會培訓資源作用,提高培訓質量,節約培訓費用。對利用本企業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的,應管辦分離,通過簽訂培訓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確保培訓時效和質量。

              7.企業辦教育機構撤銷、改制、集中管理過程中涉及的職工分流安置費用,主要由移交企業負擔。市、縣(區)屬企業由市、縣(區)財政確定補助辦法。

          中央、省駐我市企業分離移交費用籌措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四)其他市政機構的剝離

              1.對生產區以外,應由政府承擔的道路、橋涵、照明、環衛、防汛安全設施、人防等公共基礎設施、服務機構和職能,移交到所在地政府。其中,資產、設施設備無償劃轉到政府,在職人員依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按編制移交,超編人員和退休人員由移交企業妥善安置。

              2.職工生活區及相應配套基礎設施整體移交到所在地政府。人員安置由移交企業和所在地政府協商解決。

              (五)職工家屬區社區管理的剝離

              職工家屬區的社區管理移交所在地政府負責。

              (六)消防機構的分類改革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企業必須設立的消防機構,予以保留。

              2.消防法規無明文規定必須設立、企業確需的機構,本著精簡、效能原則,建立專職消防隊。

              3.通過引進專業機構可以解決消防安全問題的國有企業不再設置專門消防機構。

              4.符合當地城鎮規劃布局、不能撤銷的消防機構,資產、設施設備無償劃轉政府,在職人員依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按編制移交,超編人員由移交企業妥善安置。

              (七)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1.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按照國家安排部署,到2020年底前全部移交當地社區,由當地社區提供管理和服務,企業不再承擔相關職能。退休人員檔案、黨組織關系一并移交當地黨組織和政府有關部門。

              2.離休人員原則上由企業繼續管理。因停產、關閉等退出市場的國有企業離休人員,以及改制為非國有控股的企業離休人員,由原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或者國有出資單位負責管理。主管部門撤并的,按照企業隸屬關系,由承擔其管理職能的部門負責管理。

              3.尚未實行社會化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時按每人每年核定管理費用基數。移交退休人員產生的管理費用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八)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社會統籌和住房公積金管理

              1.加快推進醫療、生育保險屬地社會統籌。實行醫療、生育保險封閉運行的國有企業,按照國家和我省相關政策規定在審計的基礎上,繳納當期醫療、生育保險費用和劃轉歷年結余基金,并納入社保財政專戶,參保人員按統籌地區規定享受醫保待遇。

              2.企業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及職能移交市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人員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按編制移交,超編人員由移交企業妥善安置。

              (九)資產處置

              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做好移交資產的清查、評估、審計、處置工作。

              四、相關規定

              (一)對城鎮周邊的國有企業工礦區,應將該區域納入城鎮整體規劃,統籌推進城鎮化改造,為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創造有利條件。

              (二)對國有企業“三供一業”移交后運營成本較高、運營管理難度較大的,以“三供一業”移交前一年企業實際補貼額為基數,經協商一致后,給予接收地政府一次性適當運營費用補助。對企業用現金補貼有困難的,可劃撥部分國有資產給接收地政府,具體數額和補貼方式由移交企業與接收地政府協商確定。

              (三)加快推進企業后勤服務社會化。通過承包租賃、勞務外包等形式,逐步壓縮企業辦后勤服務職能。鼓勵后勤服務機構進行混合所有制改制,改制為非國有絕對控股企業,對改制人員依法合規給予經濟補償金。經與職工協商一致,經濟補償金可用于個人入股。

              (四)對不符合移交政策規定、與主業關聯度不大、經濟效益較差、資源閑置浪費的資產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五)原破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遺留問題,按照本方案精神,加快與相關單位部門進行對接,確保按期完成剝離移交任務。

              五、組織領導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計委、市公安局、市國土局、市編辦、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檔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陽泉市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領導組(以下簡稱領導組),負責研究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全局性問題,審核批準各專項工作組制定的工作方案,研究重大事項,解決重大問題,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國資委),負責分離辦社會職能的綜合協調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領導組下設7個專項工作組:

              1.“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組

              由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國土局、陽泉供電公司、市自來水公司、市熱力公司、市煤氣公司等部門和相關企業組成,負責陽泉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經信委(國資委)主任兼任,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國資委)。

              2.醫療機構剝離工作組

              由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衛計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醫療機構剝離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經信委(國資委)主任兼任,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國資委)。

              3.教育機構剝離工作組

              由市教育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教育機構剝離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教育局局長兼任,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

              4.市政剝離工作組

              由市住建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市政剝離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住建局局長兼任,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

              5.社區剝離工作組

              由市民政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社區剝離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民政局局長兼任,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

              6.消防機構的分類改革工作組

              由市公安局、市經信委(國資委)、市公安消防支隊、市財政局、市編辦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消防機構分類改革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公安局局長兼任,辦公室設在市公安局。

              7.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組

              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委(國資委)、市財政局、市編辦、市檔案局等部門組成,負責陽泉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各部門、單位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工作組組長由市人社局局長兼任,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

              (二)明確責任

              各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國有企業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及時提交領導組研究。

              1.移交企業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部門。對資產、人員、設施、設備進行核查、登記造冊。對需維修改造的設施設備,加快與接收方確定維修改造方案,成熟一個,移交一個。移交總體協議簽訂后,設立過渡期,過渡期以接收方為主,移交方協助,共同做好日常運營、確保社會穩定。

              2.各縣區政府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制定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方案,按時完成中央、省、市駐縣(區)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的接收工作;按時完成縣(區)屬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

              3.接收機構應加強與移交企業對接,做好資產、設施、設備、土地、房產、人員等接收工作。

              (三)嚴格考核督導

              各縣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國有企業要健全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工作機制,堅決杜絕等一等、看一看、緩一緩的思想,層層壓實責任,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合力。

              1.突出考核導向。市政府今年起將對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完成情況進行專項考核,并納入目標責任考核的范圍,對因不積極落實接收責任,逾期沒有完成接收任務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2.開展專項行動。全市將開展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專項行動,落實責任部門,明確任務要點和時間節點。建立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定期報告制度,各縣區、各專項工作組、各企業及有關部門每月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將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交領導組研究解決。領導組將定期通報各單位進展情況。

              (四)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各國有企業黨組織要牢牢把握“黨領導一切”的政治原則,高度重視分離辦社會職能過程中的穩定工作,主動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政策宣傳解釋,引導職工群眾形成合理預期,確保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穩妥推進。

              市屬金融、文化領域的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按照本意見執行。

          關閉頁面

          + 友情鏈接 +

          電話:0353-3031108   郵箱:yqgzgs@yeah.net

          地址:陽泉市城區南山北路37號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陽泉市國有資本運營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 晉ICP備18008766號-1 技術支持:日旭網絡

          晉公網安備 14030202000299號

          亚洲国产a国产片精品,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电影,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